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朗读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译文

谁说花儿凋零不令人生起怜爱之情呢?当年同游之时正是春花竞放的美好时光。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独身一人。

眼前一片红花刚刚被春雨打湿花瓣,丝丝嫩柳在烟霭中随风摇曳。在夕阳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

注释

飘零:飘落零散。旧游:昔日之游。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晕红:形容海棠花的色泽。才:一作“疑”。著雨;春雨微著。

柔绿:柔嫩的绿柳。一说嫩绿的叶子。此句一作“晚风吹掠鬓云偏。”

倩魂:指少女美好的心魂。典出陈玄祐《离魂记》里倩娘离魂的故事。销尽:茫然若失。销尽;消散。

参考资料:

1、《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242-243页

2、陈水云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第390页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创作背景

  这首词为纳兰性德在园中观赏海棠时,面对海棠零落的场景,有感而作。龚鼎孳在康熙十二年(1673)曾任会试主考官,词人正出其门下,是年秋,龚氏卒去;一些观点认为此词作者在总体风格上大体效仿龚氏,是为抒其悼怀龚氏之意。

参考资料:

1、陈水云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第390页

  词人在笔下着力表现其伤春的意绪,同时也借写人,“倩魂销尽夕阳前”既是惜之凋谢,也是伤人之辞世。

  “谁道飘零不可怜”起句就将人带进一个绚烂的暮春时节。繁满天,一树树的海棠竞相开放喧嚷嬉戏,祥宁中飘渺着生命的灵动。这凄婉的美丽令人怜爱叹息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谁道飘零不可怜”句,就具有如此之妙。它与下面两句,一写回忆,一写现实,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一样的飘零,不一样的感觉。既突出了如今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现在的情景作了铺垫。

  词人一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通常写法,一开篇就道出了自己的感触“谁道飘零不可怜”,可谓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不觉眼前一亮。第二拍“旧游时节好天”,词人随即点明这是故地重游,相似的景物自然很容易勾起人美好回忆。但词人并没有描述当时的情景,只用了“好天”三个字写出了相同的时令和场景。可如今物是人非,怎不叫人断肠。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作者只写游览天气,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下片转入写景,“一片晕红才著,几丝柔绿乍和烟”用如烟绿柳衬后红。晕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色彩的变化,也写出了人在丛中的独特感受。下片结“倩魂销尽夕阳前”。用拟人的手法写落怜惜之情溢于言表。以夕阳为背景,显得格外凄美。还照应了上片起句,使全词浑然一体、余味无穷。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感情,推向了高潮。

  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其实销尽的又何止是魂。落春去,逝去的还有美妙的时光美好青春年华和那转瞬即逝的爱情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红尘一梦,再美的绽放也是过往,终将飘零,诗词的境界就是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

  此篇词极婉媚空灵,恍惚迷离,令人荡气回肠。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朗读
()

猜你喜欢

项安世

未赴成都先梦到,才逢蜀客便心亲。

江陵一见蒲居士,似向严家访阿遵。

()
弘历

金风来西北,籁声响万窍。风收万籁无,谁识其中妙。

()
金幼孜

养就丹砂雪作团,终朝俛啄近琅玕。三山碧海休归去,好向瑶池弄羽翰。

()

一九才过二九来,见人相唤袖难开。外头天色时时转,雪急因风缓缓回。

()

暮声杂鸣叶,灵籁生郊墟。白雾脆杨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几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车。

()

秦人不窥兵。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黄歇北适秦。

太子还入荆。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我则异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