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朗读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译文

我日夜兼行向着那遥远的江海,枫叶芦花点缀得秋天情趣深长。

淮水缥渺不明,天际忽远忽近,岸边的青山随着船儿低落高涨。

已能望到寿州那高高的白石塔,小小的船儿还不曾绕过黄茅冈。

波平风柔仍然看不见老朋友啊,只因他们久立的地方烟云迷茫。

注释

⑴颖(yǐng)口:今安徽寿县西正阳关。颖水由颖上县东南流至此入淮,春秋时谓之颖尾。寿州:州治在今寿县。

⑵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秋兴:因秋而起的感怀。

⑶长淮:宽阔的淮水。

⑷低昂:时高时低。

⑸白石塔:洁白石头砌成的塔。

⑹棹(zhào):船浆。黄茅冈:泛指长有黄草的山冈。

⑺软:柔和。

⑻故人:指送行人。苍茫:模糊迷茫的样子。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6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创作背景

  熙宁四年(1071)六月,东坡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出任杭州通判。十月,出颍口,入淮水,折而东行,至寿州,过濠州、临淮、泗州,渡洪泽湖,又沿运河折而东南行,经楚州、山阳,抵扬州,渡江至润州、苏州,以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杭州通判任。这首诗是他赴杭途中由颍入淮初见淮山时作。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46

2、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472-1473

  第一句“我行日夜向江海”,实写由汴京赴杭州的去程,言外却有一种“贤人去国”的忧愤抑郁之情,有似古诗“行行重行行”,有似“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这些诗句中所包含的意蕴来。王文诰说:“此极沉痛语,浅人自不知耳。”这领会是不错的。东坡此次出都,原因是和王安石政见不合,遭到安石之党谢景温的诬告,东坡不屑自辩,但力求外放。其通判杭州,是政治上遭到排斥、受到诬陷的结果。“日夜向江海”即“相去日以远”意,言一天天愈来愈远地离开汴都,暗示了一种对朝廷的依恋、对被谗外放的忿懑不堪之情。全诗有此起句,以下只是实写日日夜夜的耳闻目见,不再纠缠这一层意思,但整个诗篇却笼罩在一种怅惘的情绪里。这是极高的艺术,不应该随便读过的。第二句点时令。东坡以七月出都,十月至颍口,其间在陈州和子由相聚,在颍州又一同谒见已经退休的欧阳修于里第,颇事留连。计算从出都至颍口这段路程,竟整整去了一个秋天。“枫叶芦秋兴长”,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行程。

  中间四句是题目的正面文字,其描写中心是“波平软”四字。这是诗人此时此地的突出感受,是审美对象的突出特征。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久与船低昂”二句是一篇的警策。这里没有一个生僻的字眼和华丽的词藻,更没有什么冷僻的典故,只是冲口而出,纯用白描,言简意深地表现了一种难言之景和不尽之情,表现得那么鲜明,那么新颖,那么自然。诗人把自己的亲切感受毫不费力地讲给人们听,使人们感到这一切都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这种境界,是那些字雕句琢、“字字挨密为之”的诗人永远也达不到的。东坡谈艺,尝言“求物之妙”好像“系捕影”,诗人不仅对他所写的东西做到了“了然于心”,而且做到了“了然于口与手”。这两句诗,可以说是抓住了此时此地的“物之妙”,而且做到了两个“了然”的例子。淮水源多流广,唐人尝称之为“广源公”。诗人沿着蔡河、颍水一路行来,水面都比较狭窄,沿途所见,不外是枫叶芦的瑟瑟秋意,情趣是比较单调的。一出颍口就不同了,面对着水天相接的广阔的长淮,顿觉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忽迷”二字表达了这种情景交融的新异之感。而两岸青,连绵不断,隐隐约约,像无尽的波澜,时起时伏。诗人此际,扁舟一叶,容与中流,遥吟俯唱,逸兴遄飞,他的心和江胜迹已融合在一起了。究竟是在低昂,水在低昂,船在低昂,他说不清;他只觉得一切都在徐徐地流动,徐徐地运行;他处在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中,他完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陶醉了。七个字写出了船随水波起伏,人在船上感觉不出,只觉得两岸青忽上忽下;其中“久与”二字写出了“波平软”的神情,也曲折地暗示了诗人去国的惘惘不安、隐隐作痛,“行道迟迟,中心有违”的依约心情。这两句诗,看来东坡自己也是十分得意的,他在后来写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写道:“沙平软望不到,孤久与船低昂”,重复用了这首诗的第四、第七两句,只换了一个“沙”字,一个“孤”字。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二句振笔直书,用粗笔浓涂大抹,一气流转,使人忘记了这中间还有对仗。寿州的白塔已经在望,要到达那里,还得绕过前面那一带黄茅冈。说“已见”,说“未转”,再一次突出了“波平软”的特色。这里的黄茅冈不是地名,而是实指长满黄茅的冈,前代注家已经辨明过了。

  七、八句乘势而下,用“波平软”四字总束了中间四句描写;用“望不到”三字引出第八句这个抒情的结尾。不说自己急于到达寿州,却说寿州的故人久立相待,从对面着笔,更加曲折有味。后二十三年,东坡尝纵笔自书此诗,且题云:“余年三十六赴杭倅过寿作此诗,今五十九,南迁至虔,烟凄然,颇有当年气象也。”据东坡这段题记,知至寿州之日当有小。此诗“烟苍茫”三字就是描写那“烟凄然”的气象的。又,诗中所称“故人”不知指谁,翁方纲《石洲诗话》说“故人即青也”,义殊难通。以本集考之,疑此“故人”或即李定。与东坡同时有三个李定,此李定即《乌台诗案》中所称尝“承受无讥讽文字”者。其人此时在寿州,东坡有《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诗可证。

  这首诗情景浑融,神完气足,光彩照人,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方东树评之云:“奇气一片”,正是指它的整体美,不能枝枝节节地求之于一字一句间的。赵翼《瓯北诗话》评东坡诗云:“东坡大气旋转,不屑屑于句法字法中别求新奇,而笔力所到,自成创格。”又云:“坡诗实不以锻炼为工,其妙处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着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此不可以声调格律求之也。”参看这些评语,对于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有帮助的。从声调格律看,这是一首拗体律诗,前人又称之为“吴体”的。许印芳《诗谱详说》卷四云:“七律拗体变格,本名吴体,见老杜《愁》诗小注。”按杜甫有《愁》诗一首,题下自注云:“强戏为吴体。”吴体之名始见于此。所谓吴体,是说它有意破坏一般律诗的格律声调,把民歌或古诗的声调运用于律体之中,构成一种特殊的音乐美,以适应特定内容的需要。《杜臆》在论老杜《愁》诗时说:“愁起于心,真有一段郁戾不平之气,因以拗体发之。”朱熹《清邃阁论诗》称杜诗“晚年横逆不可当”。正是指杜的拗体律诗别有一种“横逆”难当的格。东坡此诗正是把古诗的声调运用于七律,以表达其郁勃不平之气。王士禛《居易录》所谓“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者,东坡此诗实足以当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刘崧

莫叹飘零万里身,尊前相见即相亲。黄花翠竹来江外,紫蟹银鱼出海滨。

雁度石门云气近,乌啼金井露花新。不辞令节成欢醉,总是登高能赋人。

()

到耳乡音听未真,半生辜负鉴湖春。峰峦一笑如相识,我本山阴道上人。

()

僻居虽爱近林泉,幽径闲居碧藓连。向竹掩扉随鹤息,
就溪安石学僧禅。古琴带月音声亮,山果经霜气味全,
多谢故交怜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

()

借问江南信,花开定几旬。洞中才破腊,野外枉寻春。

探处迷村口,飘时忽涧滨。孤根寒独立,数树雪为邻。

()
郭谏臣

野烧寒光惨,篷窗落景催。舟随流水下,鸟带夕阳回。

老去频看镜,閒来独举杯。连朝苦驰逐,忍听暮猿哀。

()
多隆阿

征鞭遥指客匆匆,三叠阳关曲未终。在道惟依识途马,此生原似印泥鸿。

姑留冷面辞春酒,敢把冰心告夏虫。借问高翔千仞凤,待时可许信天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