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答李公择

阳关曲·答李公择朗读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译文

春光明媚的济南城,雪后的天色刚刚放晴。骑行到龙山镇中,顿觉马蹄轻盈。李太守千万不要忘记霅溪畔的歌女,她曾不时地唱出令人肠断的《阳关》歌声。

注释

阳关曲:词牌名。创自王维(依《词谱》说),由“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而得名(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后入乐府,用为送行之歌,反复诵唱,称为“阳关三迭”)。单调小令,平韵格。

李公择:即李常,时任齐州(今济南)知州。

龙山:济南郡城东七十里的龙山镇。

霅(zhá)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

阳关肠断声:引用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之一:“断肠声里唱阳关”。

参考资料:

1、薛玉峰 .苏东坡词今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9月: 40

阳关曲·答李公择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苏轼罢密州任,赴河中(今山西永济),任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途中遇大雪,停留潍州(今山东潍坊市)。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元旦,苏轼再从潍州出发赴任,到达河中后,苏轼的朋友李常以诗相迎,苏轼以该词作答。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392-394

  一、二句写后初霁,济南在望时的心情。将到济南时,见到大之后初次放晴,苏轼心中豁然开朗,不由赞叹济南的春光美好。苏轼刚到济南城东六十里处的龙镇,便感到蹄轻快了。这两句是即景而兼即事,并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旅况的叙述,传达出轻松、欢快的心情,而这同即将与友人李常相见是分不开的。“足轻”,应是从王维《观猎》诗“蹄轻”一句变化而来,既关合自己载途的旅况,与前句“初晴”相照应,又是借物写人,体现出人的轻快的心情,所以显得自然入妙。

  三、四句重提旧事,写当年湖州歌女送别的深情,并提醒李常不要忘怀。其所以如此着笔,一是因为李常来齐州前,曾任湖州知州,而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由杭州赴密州任时,又曾过访李常于湖州,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第二,此处写歌女(其社会身份是歌妓送别,与唐、宋时代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写歌女临别时极度伤心(“肠断声”),带有夸张的成分,因而又成为苏轼、李常二人之间的戏谑之辞。第三,苏轼借写湖州歌女伤别,来表达自己的怀友之情。这是一种“请客对主”的写法,歌女尚且如此,何况苏轼别后怀思。而且提到湖州歌女,也会勾起李常对旧日会面与交往的联想,而使友谊的温馨油然而生。

  全词,以夸张、引用的写作手法,记录了苏轼要与友人李常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和对过去苏轼、李常二人离别时情景的追思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斗角钩心,仿股直弦斜,裁就钿表。一卷闲云,花样别翻新妙。

那夕乞向天孙,恁慧解、欠三分到。等绣鸳、度与金针,须值藕心聪皎。

()

妾身在代不如意,汉中胡中俱断肠。

()

古来开阁自平津,几见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优诏赐,乞骸何用屡书陈。

东都饮饯辞供帐,南驿乘符速去轮。归到宜春酒应熟,散金惟欲会乡人。

()

机不可触,病不可医。说黄道黑,引蔓牵枝。要见众生不病时。

()

荆州持大橘,亦自名黄柑。

忽得洞庭美,气味何可参。

()
张海鸥

天分白水落增城,许此江山锦绣盟。仙子灵风矜善弱,古藤神脉佑繁荣。

大丰峡谷河流远,小寨人家景色清。更喜派潭堪酌饮,也宜风雅也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