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李正字归

送湖南李正字归朗读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译文

长沙在楚地的深部,洞庭湖这时正是深秋。

断鸿零雁随着归人的南行愈来愈少,江边的芦苇却长得茂密邈远。

你所走的这条路,记得清清楚楚都是我经过的,路途已经很远了,你也该回来了。

你孤游远行省亲,为人正直,希望你路途平安,睡的香甜。

随着南去的路远去,风土、方言方音、饭食也越来越不同了,吃的鱼虾越来越多。

你的亲友都在河南,到长沙后同谁在一起生活呢。

注释

李正字:名础,官秘书省正字。贞元十九年进士,元和初为秘书省正字。

长沙入楚深:长沙在楚地的深部。因为周代楚国地盘广大,在长沙以北很远的地方都属于楚国。

洞庭:洞庭湖。值:当。

鸿雁少:相传北雁南飞至衡山回雁峰止。再往南去的人少了,鸿雁也少了。

蒹(jiān)葭(jiā):芦苇。

历历:清清楚楚。

悠悠:路途遥远貌。

耿介:耿直。

婉娩:依恋之情。

稍:渐渐。

日异饭:饭食也变样了、

亲交:亲友,亲人。

息偃(yǎn):休息。

参考资料:

1、唐宋八大家集编委会.文白对照 唐宋八大家集(1-3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343-344

2、张清华.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664页

3、刘耕路.韩愈及其作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229

送湖南李正字归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的秋天,韩愈的朋友李础要回湖南去,韩愈对这次分别十分惋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王仲镛.韩愈诗文名篇欣赏:巴蜀书社,1999:25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朗读
()

猜你喜欢

嘐嘐嗟断金,悠悠结同心。同心苟不固,胶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剑起知音。朝为鱼水欢,暮为商与参。

()

英英道山友,赠我深林芳。入室与俱化,同心如此香。

纫之可为佩,不采庸何伤。三复韩子操,援琴鼓扬扬。

()
潘光祖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

()

红烛离堂酒半醒,骊歌今夕若为听。故人好是身随桂,浮客空嗟迹类萍。

花屿晚钟湖上别,凤台春树梦中青。应知昼绣长林下,白首还来到玉瓶。

()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

牛斗有佳气,分明见龙光。张华固能识,神物终难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