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

小雨朗读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译文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注释

疏疏:稀稀的样子。

“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小雨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宋孝宗乾道(1067-1068年)年间,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7-248

  生活中小事,自然景物,到了杨万里的笔下,总是充满无穷的情趣。杨万里生平游迹很广,他的诗中,写水的很多;他又特别喜欢景,所以写的也不少。这些诗,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点,令人百读不厌。这首绝句写小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诗前两句刻画小,说丝丝细,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首句以两组叠字状出小的情况,非常传神,与他的《作抵暮复晴》中“细如尘复如烟”句一样,描绘得很细,但有程度上的不同,这里写的是小,不是毛毛,所以不如尘似烟,而是“细细”与“疏疏”。第二句从量上写,不能多又不肯无,那便是小

  即使是小,下久了,在屋上、树丛中也都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三、四句便写这一情况。杨万里在《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中也曾描写过这样的景,诗说:“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对水滴下采用自然的描写手法。这首《小》诗,换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这似乎对自己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珠帘”二字很确切,因为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如果是大,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而本身就成了帘子了。说妒,诗人是在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因了的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峰,增加了迷濛,比直接看更富有诗情画意。清代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中有“不写晴,似呵明镜照烟鬟”句,说出了中青的韵味。杨万里眼前的,正带有这样的韵味,也正是杨万里追求意境,他在《叹》中也这样写道:“横看东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对隔着窗前珍珠般的帘眺望婀娜的青,充满了喜悦

  诗仿佛不经思考,脱口而出,正如他在《晚寒题水仙并湖》诗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正是杨万里小诗的特点。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

鹦鹉才高失帝庭,人间穷达转冥冥。久将尘土抛金紫,自慱声华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来听。笛声莫怆山阳舍,琴操期闻中散灵。

()

空谷有佳人,素质明秋霜。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

负薪日惨廪,怨此江路长。红颜委中野,三叹以徬徨。

()
林朝崧

负箧诸孙远,神山望眼中。高楼花萼感,俗物马牛风。

健饭不知老,佯痴久作翁。关怀唯一事,百岁树人功。

()

舍俗修行,超尘归素。安恬寂淡忘思虑。颠狂猿马锁空房,灵源一点常教住。

莫觅金翁,休搜龙虎。清清闲暇逍遥做。慧风吹散岭头云,一轮月照曹溪路。

()

炎天过却复秋天,容易蹉跎又一年。终日客窗愁不撩,短檠随意玩遗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