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芙蓉鉴赏

原文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凭阑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词,先通过将荷与百相比来突出其“凄凉”,再采用临水涟漪衬托其绰约姿,然后又用拟人手法写其孤寂,最后又以月明梦回表其高洁。

  “青春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此词发端二句写荷与百开不同时:百开于明媚的春天,而荷却开在六、七月中,“占断人间六月凉”(辛弃疾)。其中,“姊”一词有拟人之意;“凄凉”二字写出荷的无尽哀思,也表达了词人对荷开不逢时的同情。“艳妆临水最相宜,来吹绣漪。”接着转笔写荷如艳妆美人,临水而舞,柔拂来,涟漪如同纹绣一般细密美丽。荷虽然生不逢时,却天生丽质难自弃,艳妆照水之时,连都来吹动涟漪,形成绮丽的纹绣,以衬托其美。“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过片之后,又转笔写荷感叹往事。这里,词人以拟人手法赋予荷以高洁的品质,同时在这个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及生不逢辰的悲哀,无奈的是这种高洁品格无人看重。历来常说不解人愁,如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白入池。”方岳《春词五首》:“不知愁句又尘,晚寒独自倚栏频。”欧阳修《蝶恋·庭院深深深几许》:“泪眼问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朱淑真《菩萨蛮·咏梅》:“人怜似旧,不知人瘦。”晏残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愁。”此词结尾却说“愁人不知”,做翻案语,颇为新颖,同时因有寄托而颇沉郁。

  全词采用略貌取神法,两句一转,从荷生不逢时的凄凉转到艳妆临水的高昂,再转到月明梦回,方知一切都是旧事,最后归结于“愁人不知”,呼应起首“‘凄凉”之意,对荷之形只言“艳妆”二字,一笔带过,着重刻画荷的神。“姊”、“艳妆”、“绣漪”,造语绮丽;“凄凉”、“旧事”、“梦回”,字字哀愁,共同构成一幅飘渺朦胧、含蓄深沉的惜图。对比、衬托都是从虚处下笔写荷之神,从而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与怨艾,正是“咏物而不滞于物”,暗含的家国之感,蕴藉深永,哀怨动人。

返回